立夏夕陽漸沒,西湖橋上二人卻依然酣戰。 已是三個時辰、幾百餘招,雙方還未找到對方虛位以定勝負。 此刻,申颯的凜風掌又至。 雖然蕭律已見過此招無數次,但凜風掌變化多端;每每以為得手,原來是螳螂捕蟬,黃雀在後,好幾次差點被乘虛而入。 不能急攻,要穩守突擊,是他的想法,也是他五岩掌的戰法。 左臉刮風來,踏後欠身躲;右邊風又至,臂來拆且擋。 蕭律憑藉自豪的下盤功夫,於狂風之下屹立不倒。 可是,十餘招已過,未見攻勢減弱;要知凜風掌動作快、步法多,所耗體力也相對多,使蕭律不得不佩服申颯的持久力。 就在此時,蕭律左腳後跟踏空,眼梢一看原來是橋面破洞。身子不穩的他立刻調整,卻見凜風迎面而來。情急之下,也顧不得兩敗俱傷,雙掌運起內力往前推去。 四掌拍合一瞬之前,申颯竟收起雙掌,往後躍身;蕭律雙掌打空,踉蹌向前,差點兒跌倒地上。 「是蕭某輸了,天下第一掌之名非申兄莫屬。」蕭律站好後抱拳道。 「不,是申某不敢接蕭兄的掌。」 「申兄過謙了。」 「既然如此,不如冬至殘雪斷橋之時,此地再戰一次。」 不等蕭律回應,申颯已拂袖而去,只留下一句迴響。 「那時或許我已成風了。」 ※ 那句話,一直繫於蕭律心頭。 他雖然猜不透箇中含義,但只要理解為凜風掌將更上一層樓,已夠他大為緊張。 翌日,他決定走十五天路,來到泰山山前。 他要攀過十八盤,登山頂。 恰似盤古開天,十八盤崖壁如削,山路崎嶇不定,正是蕭律鍛練步法的好地方。 他不容許自己再因地勢而犯錯。 來來回回,十八盤每一山石被他踏過,每條崖路被他走過,蕭律感到自己對未知的地形可以應付自如。 他登上泰山山頂,俯視而小天下;然而風一吹來,仰天而骨自寒。 於是冬天一來,他便回到西湖橋上,在橋面不停踱步,並以登泰山時習得的步法,從橋的一邊盤步到另一邊。 這年冬至,沒有下雪。 ※ 第二年,他到了衡山,登上祝融峰。 這裡沒有泰山的高聳入雲,卻有如流水的連綿山脈。 蕭律未曾想過,峰巖可如百川,天地能如此平衡。 當下把五岩掌招式全數耍了一遍,才知自己掌法有若河中淤泥,流暢不足。 他決定摒棄一切,眼望七十二峰,配合十八盤步法,隨山勢出掌、收掌、使勁、運氣,把掌法的托、劈、擋、拆、纏、黏昇華。 春去夏來,雨過旱至;茂綠成黃,盛綻而枯。 山勢盡入掌法,蕭律終於停下來。 他想知自己到了甚麼境界,便北上嵩嶽——少林之地。 道明來意後,方丈請出三大武僧,讓蕭律逐一挑戰。 武僧各自精通
當我見到呆總私訊佢篇初稿俾我嗰時,初時感覺就好似舐共過氣武打巨星接到洗髮水廣告咁,意外得嚟又想拒絕。意外因為以佢一個武俠小說嘅前輩,竟然會傳篇文問我意見,令我受寵若驚;想拒絕當然係怕自己睇錯評錯,要知呆總剛烈性格,稍有差池會死無全屍。
之但係,文在私訊內,不看白不看,我戰戰競競打開份共享文件。
記得當時返緊工,趁休息時間去睇。嘩!當真不得了!半頁字嘅打鬥已經令我大開眼界。撇除一啲句子上嘅累贅,當中嘅對打如果無番咁上下文字功力,點寫出來呀?當下急急回覆呆總「學到嘢」。
返到屋企,就梗係急不及待睇埋落去。短篇主體都係洪熙官同火頭僧嘅對手戲。呆總以細膩嘅筆觸,娓娓道出主角經歷佢三十六房師叔伯兄弟慘遭滅門,而只有佢死唔去,嗰種生還者自責同悲傷;以及到佢去到廣東聽到旁人嘅流言而憤怒,現實卻因為自己嘅渺小而報唔到仇嘅無奈同挫敗感;同埋洪熙官為逃避而花天酒地,自甘墮落後自省,決意背負所有人嘅回憶、希望同精粹,嗰種浪子回頭嘅感動。
曾經有幸拜讀過其作《等》,雖覺《洪拳》嘅手法有異曲同工之處,但呆總溫柔嘅筆法,有如貢多拉的船夫於江河泛起一葉舟,總能令讀者代入主角嘅心境的變化和起伏。當洪熙官悲傷時我低落、憤怒時我握拳、墮落時我嘆氣、振作時我感動。
整篇短篇最令我佩服得五體頭地當然是尾段。呆總將主角所有嘅情感濃縮,加上最簡單、最精練嘅單字,描出洪熙官自創洪拳這套拳法嘅始來。當中用字嘅精準有如米高安哲羅的《創造亞當》中嘅靈犀一指,毫不累贅之餘,而一字一詞所表達嘅一招一式,一讀即通,無番咁上下嘅文學造詣難以寫出咁準而妙嘅文字。
呆總表示過擔心打戲唔夠,可是我認為尾段雖非對打,但亦屬武戲;再者成篇文嘅中心係點解有洪拳,所謂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點樣去達成有好多個方法。若然選擇以文戲交待,實在唔需要太介意打戲少。
最後,再次多謝呆總贈稿,使吾得以先睹為快,日後還得呆總多多指點。
之但係,文在私訊內,不看白不看,我戰戰競競打開份共享文件。
記得當時返緊工,趁休息時間去睇。嘩!當真不得了!半頁字嘅打鬥已經令我大開眼界。撇除一啲句子上嘅累贅,當中嘅對打如果無番咁上下文字功力,點寫出來呀?當下急急回覆呆總「學到嘢」。
返到屋企,就梗係急不及待睇埋落去。短篇主體都係洪熙官同火頭僧嘅對手戲。呆總以細膩嘅筆觸,娓娓道出主角經歷佢三十六房師叔伯兄弟慘遭滅門,而只有佢死唔去,嗰種生還者自責同悲傷;以及到佢去到廣東聽到旁人嘅流言而憤怒,現實卻因為自己嘅渺小而報唔到仇嘅無奈同挫敗感;同埋洪熙官為逃避而花天酒地,自甘墮落後自省,決意背負所有人嘅回憶、希望同精粹,嗰種浪子回頭嘅感動。
曾經有幸拜讀過其作《等》,雖覺《洪拳》嘅手法有異曲同工之處,但呆總溫柔嘅筆法,有如貢多拉的船夫於江河泛起一葉舟,總能令讀者代入主角嘅心境的變化和起伏。當洪熙官悲傷時我低落、憤怒時我握拳、墮落時我嘆氣、振作時我感動。
整篇短篇最令我佩服得五體頭地當然是尾段。呆總將主角所有嘅情感濃縮,加上最簡單、最精練嘅單字,描出洪熙官自創洪拳這套拳法嘅始來。當中用字嘅精準有如米高安哲羅的《創造亞當》中嘅靈犀一指,毫不累贅之餘,而一字一詞所表達嘅一招一式,一讀即通,無番咁上下嘅文學造詣難以寫出咁準而妙嘅文字。
呆總表示過擔心打戲唔夠,可是我認為尾段雖非對打,但亦屬武戲;再者成篇文嘅中心係點解有洪拳,所謂「條條大路通羅馬」點樣去達成有好多個方法。若然選擇以文戲交待,實在唔需要太介意打戲少。
最後,再次多謝呆總贈稿,使吾得以先睹為快,日後還得呆總多多指點。
留言
發佈留言